少林佛樁源考
民間傳說: 少林弟子在福建少林寺學藝成功,他必需先從一條有一百零八個木製機械人看守著的木人巷打斷去,然後由主持方丈加以驗明正身,証實並沒有受到創傷,才被批准離開,成為正途出身的少林弟子。倘若功夫未到家,而又急於離開師門,便只好由偏門的狗洞爬出去,當然便不被視為正途了。
又相傳福建少林寺被火燒毀後,至善襌師為了逃避清廷追殺,隱姓埋名,掩飾身份,躲在紅船(即戲船)裡當雜役。後來身份暴露了,紅船子弟要求他傳授少林拳術。至善襌師考慮到紅船地方狹窄,難以演練長橋大馬的功夫,於是從福建少林寺木人巷得到靈感,從而創造出一個打破場地限制, 適合於用來練功的木人樁。
據《辭淵》裡的解釋 : 〝椿是插入土中的木桿〞。我國有名的武術家萬籟聲先生,在他所編著的《武術會宗》裡,對木人樁的構造和練習方法,就有過以下的描述 : (取直徑半尺,長八尺之圖木一根,…三尺埋於土中…此樁全體,即如一人,橫木即其手,上餘一尺之高即頭,腰為腹部,接地面處為腳…)【萬籟聲先生所描述,(三尺埋於土中)的木人椿,以現代的木椿分類法,被稱為(死樁)。】
在練習方面,萬先生又說 : (人立橫木前,雙手擺之,如擺人然。以指或掌,點擊上部以習準。胯打中部,腳困下部,或用靈貓上樹等打式習之,均無不可,乃習全身勁力也。)對於木人樁功,他在該篇篇首便開宗明義地作出高度的評價 : (木人功夫,乃少林根基藝業,幸勿忽視!)
趙竹溪師傅年約十二歲,便在大澤山上追隨清泉和覺東兩位大師習藝,當時也曾苦練過類似萬籟聲先生所描述的打木人功夫。後來,他在澳門與{少林詠春}朱頌民師傅結拜為異姓兄弟,朱頌民武館也有設置和教授木人樁。趙師對研究武術向來就有一股鍥而不捨的精神,於是便利用朱頌民館裡的木人樁,將少林太祖門和少林太極螳螂門的拳術特點,融會貫通,創出一套具備少林武術特色的木人樁法。他為了紀念那個帶他上山的老和尚和清泉、覺東三位少林派佛門師傅對自己教導和提攜之恩,便以佛為名,稱之為【少林佛樁】。
木人樁練習, 是利用木人樁的套路練習, 去幫助加強手法和步法。身法上的靈活性及利用「木」的硬度去加強手腳的抗打能力。
套路練習上我們有不同速度的練習, 閉練及離樁練, 之後我們更會把木人樁上三隻手更換為「藤」手, 因為「藤」有彈性, 可增加手感, 與真人對換時的手感比較接近。
- 預備式
- 老僧參佛
- 撲面掌
- 白猿獻果
- 坐馬切腹
- 左膀手
- 右膀手
- 吊馬避勢
- 弓馬推背掌
- 吊馬打腰搥
- 按手靠臂
- 右掛面掌
- 鉤手抄腿
- 右膀手
- 左膀手
- 弓馬右掛面掌
- 鉤手左搥打腰搥
- 弓馬摭面打腰搥
- 採馬抓面扶刃腿
- 獨立吊打金鐘
- 鉤手鴛鴦腳
- 獨立跳打金鐘
- 坐馬左右膀手
- 弓馬撲面掌
- 吊馬左劈頸
- 吊馬右劈頸
- 坐馬抌手
- 弓馬左打面
- 吊馬打腰搥
- 弓馬靠臂手
- 扭身穿手
- 吊馬鉤頸
- 弓馬滿面開花
- 坐馬切肘
- 吊馬抽手打肚搥
- 吊馬右劈頸
- 右切肘
- 左劈頸
- 左切肘
- 吊馬打肚
- 右獨立劈腳擋手
- 玉環海底撈月
- 手揮琵琶
- 左膀手
- 吊馬避勢
- 吊馬鉤頸
- 弓馬肘打面
- 弓馬左滿面開花
- 吊馬海底撈月
- 按手靠臂
- 掛面掌
- 右採手抄腿
- 左採手抄腿
- 弓馬劈腰掌
- 坐馬左打肚
- 立面右打面
- 左劈腰掌
- 右劈腰掌
- 打面踢腿
- 弓馬左膀手
- 服手迎面掌
- 採手抄腿
- 拍手蹬撲
- 劈手吊馬
- 掠翅蹬腳
- 轉身掠翅蹬下肢
- 弓馬劈腰掌
- 吊馬懷中抱月
- 吊馬太陽搥
- 坐馬打肚
- 挑手坐馬盤肘
- 右提腿劈腳
- 弓馬右鬼王撥扇
- 左提腿劈腳
- 弓馬左鬼王撥扇
- 坐馬切肘
- 吊馬分手
- 吊馬打肚
- 吊馬左切肘
- 吊馬打肚
- 托臂手扶刃腳
- 吊馬鉤手斬腰
- 托臂手扶刃腳
- 劈手右劈頸掌
- 劈手左劈頸掌
- 服手右撲面掌
- 螳螂撲蟬扶刃腳
- 吊馬連環太陽搥
- 揪手吊馬打肚
- 吊馬左膀手
- 左掛面搥
- 吊馬打腰搥
- 吊馬右膀手
- 掛面搥
- 採手抓面左頂膝
- 跳步獨立盤肘
- 採手蹬腳
- 轉身撥手打面
- 右膀肘
- 左膀肘
- 採手抓面右頂膝
- 左則身左格手
- 左側身右格手
- 滿面開花
- 坐馬分金
- 金童捧印
- 太極還原
- 收式